這個議題,談的是三種筆螺,發生了”某種有趣的變化”.
我用筆螺來說明,這個變化,任何貝類都可能發生,所以就放在這個開放討論區.
第一殼: 殼長34mm.
第二殼: 殼長33mm.
第三殼: 殼長19及17mm
請教這三隻殼中文名或學名的鑑定. 7天內,首先提出全部正確答案的先進,贈送”超大隻,帶殼皮,81mm的中國筆螺”.
11月21日,W6晚上十點,貼出答案,並逐步討論這個”有趣變化”的意義.
也歡迎站上先進,您如果有類似變化的殼,一併貼出來分享.
Frank Hu兄的槍真準,只差一點就全打中了.
關於’發生的變化’,我提供一些貝類常識,做為分析的基礎.
貝類殼的組成,共有三層:
1. 最內層: 或稱珍珠層 Hypostracum = Pearl layer
2. 中間層: 或稱稜柱層 Ostracum = Prismatic layer, 是主要的特徵結構,決定了殼的厚度.
3. 最外層: 或稱殼皮層 Periostracum. 由於有機物質的加入,硬度最高而抗酸鹼.具有色素.
以雙殼貝的研究而言,在殼稜柱層體成長時,外套膜邊緣反褶的內面分泌出角質及有機質網架,先形成貝類最外的殼皮層.再由反褶的外緣部份在網架間分泌碳酸鈣結晶,形成稜柱層.最內部的珍珠層,則由整個外套膜的上皮細胞分泌.
我查不到腹足綱動物的殼層生長模式,就用上述模式來討論.
有了這個基本認識,再來看看這三隻筆螺,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.
標準答案.所以應該稱做甚麼"專有名詞"?
我猜會不會是酸洗了頭呀, 把殼皮層洗掉了
您知道我發題前,幾乎會把所有討論內容先寫好,這部分就先回答了:
酸洗嗎?.
酸洗時,三隻殼的外唇及第二殼的肩角會雙面腐蝕( 單位體積的接觸面積最大 )而溶解最快.
殼胚並不具殼皮層,所以也不耐酸蝕.
生長痕,就是碳酸鈣不連續與不規則的堆積,是晶體結構的弱點,酸洗溶解的速度會最快,形成明顯的凹陷.
這三種殼都沒有出現前述的酸洗現象.
再熟練的酸洗高手,能夠完整去除較硬的殼皮層而保留完好的稜柱層嗎?
只有大自然能.
不知道這個專有名詞,但相信不會是"白化"這兩個字,不過我想請教一下,連結中的這枚黑鐘螺也是一樣的情況嗎?